安全防范技术与风险评估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工作
2016年,实验室在部科技信息化局指导下和校党委大力支持下,以创新能力建设为中心、以支撑公安业务工作为思路、以改革创新为重点任务,在科研攻关、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开放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科研服务和支撑实战的能力不断增强,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科研规划任务。
一、科研攻关
2016年实验室以重大项目攻关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年共承担了14项国家级科研任务、5项省部级项目、2项横向项目,其他项目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包括“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社会安全基础工作对象信息采集与提取技术研究”和国家863项目“警用视频**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发自组织群体异常行为的心理分析与识别方法研究”和“犯罪轨迹时空变化建模与预警分析方法研究”等。
全年新立项科研项目8项,在研6项(不含新立项项目),验收结题15项。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1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被EI、SCI或ISTP收录4篇,出版中文专著1部,申请国内发明专利5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项,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016年5月30日下午,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在公安大学木樨地校区高警楼主持召开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视频及公共动态信息的智能研判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子课题验收会,实验室承担的“社会安全基础工作对象信息采集与提取技术研究”课题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验收。该项目于同年10月,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
2016年11月23日,科技部于东城分局,主持召开了国家“863”项目课题验收会,实验室承担的“警用视频**研究”课题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验收。
二、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人民公安大学校党委根据校科研体制改革实际,审时度势,召集实验室和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院负责人专门召开实验室发展建设会议,对实验室未来改革发展等事宜进行专门商讨。组织全体重点实验室人员,围绕实验室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实验室的组织机构、研究方向、成员组成、制度建设、科研成果、办公条件等方面的发展建设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经集体研究,形成了《关于安全防范技术与风险评估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意见》,为实验室下一步发展凝聚了共识,理清了思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校党委书记樊京玉同志在重点实验室建设研讨会上指出:作为全国公安系统的最高学府建设的重点实验室,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坚决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的决策精神,适应公安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和要求,大力加强和改进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主动对接引领公安实战,勇挑重担,加快发展,不负重托,切实为公安工作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理论支持。
实验室作为人民公安大学校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将积极发挥优势、凝聚共识、抢抓发展机遇,为公安大学改革发展做出新成绩、新作为、新贡献、新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校党委关于“三大评估任务”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章程、综合改革方案、“十三五”规划安排,结合公安大学综合改革和实验室发展实际,实验室进一步完善了《安全防范技术与风险评估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十三五”科研发展规划》为实验室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重点实验室各项工作开展科学规范,秩序井然。
一方面实验室密切围绕实验室发展目标和学校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依托重点项目和课题,通过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已经建设成一支基本素质高,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具有从事科技创新基础性应用研究的潜力和优势。成为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科技攻关项目、科研开发和工程服务项目的研究基地以及高层次公安人才培养中心。
另一方面,实验室在继续争取支撑单位支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实验室已有人员的培养上,鼓励科研骨干,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大胆承担重要科研任务,并为他们创造学习深造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努力扶植培养若干科研能力突出的科研人员尽快成长为高层次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积极打造在国际学术领域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名师。2016年实验室现有人员继续攻读博士的共2人,引进博士1人。2016年,重点实验室培养在读研究生75人:其中在读51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49人),毕业24人(博士1人,硕士23人)。
(资料提供:安全防范技术与风险评估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工作
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自成立后,根据公安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广东省公安厅技防办积极指导实验室按照“需求来源于基层,成果应用于基层”的原则,不断夯实基础建设,大力推进学术交流、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实战应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扎实推进实验室基础建设
2016年,实验室不断加强各项基础建设,夯实基础,提升实验室综合实力。一是实验室进一步健全管理,从实验室年费、科研项目日常管理等方面建章立制,优化整合资源、狠抓科研工作落实,确保实验室协调高效、规范有序运行;二是通过公安网、互联网的专题网站,不断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构建多样化的交流平台。为来自广东揭阳、汕头、吉林长春等地市提供了模糊图像处理等技术的支持。为实验室展示形象、传递信息、服务基层打下良好的基础,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二、扎实推进科技研发
坚持以科研为抓手,始终贯彻“来源于实战、服务于实战”的科研理念,努力提升视频技术服务实战的水平。一是“基于高性能深度学习的跨模态疑犯脸像辨识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车辆多层次特征融合的大数据以图搜车关键技术研究”、“基于PGIS时空大数据分析的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卡口)空间选址模型研究与应用”3项获公安科技基础强警工作专项立项;二是实验室承担的“三维车型比对识别系统”、“基于高清视频序列的三维人像识别技术研究”、“SVAC国家标准摄像机与公安专用信息结合的应用技术研究”、“基于手绘素描的疑犯肖像自动生成和身份比对系统研究”四项科研项目已提交验收材料等待公安部科信局批复;三是实验室积极参与多项标准规范的制订工作,《公安数据元(人脸)技术要求》等3项标准已完成立项,《视频图像分析仪第3部分:图像检索技术要求》等5项标准仍在起草编制中。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开放交流
一是召开了2016年学术委员会会议,把关科研方向。会议听取了“2016年实验室工作情况报告”、“专家专题报告”、“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作情况”。学术委员会专家审议了实验室的发展目标、任务、研究方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原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长陈朝武等专家及领导高度肯定了实验室2016年的工作成效;二是实验室与公安部一所联合申报“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16年已顺利通过审批,实验室会加强与公安部一所沟通交流,更好收集公安视频技术应用需求第一手资料,发挥实验室所长,实现对公安视频大数据中人、车、物的标注及智能分析与应用;二是举办人才培训,实现资源共享。2016年实验室派员为基层实战单位开展实验室视频设备操作培训30余次,参训警员800人次,收效良好,大大提高了基层实战单位的办案效率;三是开展交流活动,促进技术进步。实验室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推进视频技术的共同繁荣。2016年,实验室参与了在北京召开的“2016年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公安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央综治办、省厅治安局、智能语音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等20多批次的领导和调研组进行交流。
四、大力推进科研成果应用
一是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应用。实验室科研成果“视频图像分析仪”入选《2015年度公安科技成果试用推荐目录》集成示范项目,并逐步开展了18套产品在全国18个地市进行为期2年的产品示范应用工作,在各用户单位的应用工作,基层反响热烈、大受好评;三是实验室抽调技术人员与省厅科信部门业务骨干成立案件侦破工作组,工作组接受公安部及省厅调派,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重特大案件侦破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2016年全年,工作组携VCS系列装备参与完成技术协助办案,为四川达州、海南海口、广东揭阳、惠州、汕头、东莞、河源等地市提供40多次、125人次技术支持服务。
其中,实验室利用e-CarS系统为各地公安机关破获案件100多起,挖掘有效线索3000多条,比对假牌、套牌车辆8929辆;仅在东莞市,已破获30多起案件,识别假套牌2000多副,抓获嫌疑人50多人次,打掉两个涉黑涉车抢劫团伙,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资料提供: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